开云「中国」电子-官方网站

科技赋能全民协同四川以韧性建设提升防灾减灾能力
0512-52036959
 
新闻资讯

科技赋能全民协同四川以韧性建设提升防灾减灾能力


更新时间:2025-10-14 00:39      点击次数:

  今年10月13日是第36个国际减灾日,主题为“投资韧性建设,提升防灾减灾能力”。“十四五”以来,四川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在灾害监测预警和防范应对、应急处置、提升全民素养等领域持续加大投入,逐步构建起“科技赋能预警、设施筑牢防线、全民提升素养”的防灾减灾体系,防灾减灾救灾综合能力不断提升。

  四川是全国自然灾害最严重的省份之一,冬春防火、夏秋防汛、四季防地灾、全年防地震,时常面临大灾考验。近年来,极端自然灾害事件频发,山洪、滑坡、泥石流等灾害严重威胁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进一步凸显出抵御极端灾害的韧性能力亟待提升。

  今年6月底,四川省应急管理厅采集汉源县、雅江县53条山洪泥石流沟、51个森林火险区三维数据,基本覆盖重点和高风险区域。同时,建设历史山洪泥石流灾害和森林草原火灾数据集,强化灾害要素识别训练,部署卫星遥感处理平台,初步具备卫星遥感数据汇聚和匹配融合能力。

  7月,雅安市汉源县小堡藏族彝族乡团结村在一天内发生了两次泥石流,经过科学研判和提前转移,40户92人提前转移。这得益于当时“山洪泥石流动态调查与风险防控能力提升”“山洪泥石流精细化预警能力提升”等项目的实施。

  开云电子 kaiyun网址

  在项目实施中,雅安“上新”了众多科技含量高的监测设备和检测手段。例如,布控的“相控阵”型测雨雷达,能探测到降水强度、降水移动方向和速率等参数,从而快速识别危险降水过程,特别是对尺度小、变化快的近距离对流天气监测优势显著,从而提升天气预警的准确性。

  当时,该地正在试运行应急广播“喊醒叫应”系统。相较于过去的“村村响”,这套系统一键就能同时通过固定终端大喇叭和手持终端发出警讯和对讲,在交通中断、通信中断、电源中断的情况下,还可待机15至30天。在“8·10”石棉县草科乡曹家山泥石流灾害应对中,气象短临预报、山洪泥石流监测预警、灾害现场快速识别与研判等关键技术,在事前预警和事后灾害评估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森林草原防火领域,灾害现场智能化识别研判技术也取得了初步成效。“火场情况动态变化快,很难快速精准地研判现场情况,通过综合应用卫星遥感、无人机、高点监控视频等手段,可更客观、高效地进行火场侦查。”四川省应急管理厅相关负责人举例说,在今年“2·5”阿坝州壤塘县森林火灾扑救中,指挥中心调取高分卫星数据后,发现火场东北角还有过火区域,避免了火场清理不彻底的问题。

  四川省应急管理厅有关负责人介绍,在卫星遥感、无人机航测等实时数据支持下,目前已初步实现灾情接报后30分钟内提供山洪泥石流灾害周边信息,灾后2小时内提供受损房屋、中断道路等灾情情况,灾后5小时内完成灾害现场风险评估,提供重点搜救区域。

  在凉山州的高山密林之上,一架中型无人机在高火险时段常态化开展空中巡护;在水流湍急的大渡河上,甘孜州泸定县综合应急救援队队员驾驶充气式救援艇开展水域救援训练……这些场景中出现的各式应急装备,都是四川省近两年利用国债资金购置配备的。

  四川省应急管理厅充分利用增发国债项目,结合自然灾害应急能力提升工程,实施预警指挥和航空应急能力提升2个项目,着力提升综合风险监测预警、指挥调度、无人机平台救援等能力。

  在提升综合风险监测预警能力方面,部署755套森林草原火险综合监测站,森林草原火险多因子感知县(市、区)覆盖率提升到 63%以上;部署993套灾害风险视频监控系统,省级、市(州)级视频资源池具备视频汇聚能力大幅提升,灾害重点县(市、区)视频监控覆盖率提升到75%。四川省应急管理厅有关负责人介绍,“我们基本建立部、省、市(州)级贯通的视频融合共享平台,达成消除多灾易灾地区监控盲区、灾情监控更具时效性、重大风险研判更精准的目标,实现多部门、跨区域协同联动更加高效。”

  各地也通过增发国债项目,对地方应急救援队伍进行装备配备和能力提升,补齐基层防灾减灾救灾能力短板。

  “确定高度,匀速飞行,左手控制方向,右手控制速度……”一直以来,泸州市应急管理局着力打造一支全域覆盖的通信保障队伍,提升基层应急通信保障能力,累计举办基层应急科技信息化专题培训20期,培养无人机飞手465名。

  四川地形复杂、山高谷深,灾害发生后极易出现断网、断电、断路的“三断”极端情况,极大制约抢险救援效率。为此,四川通过国债项目配备部署1套大型固定翼无人机和16套中型复合翼无人机,综合集成运用华为背负式融合通信系统、海能达集群窄带语音系统、双模卫星便携站、卫星通信车等装备,统筹协调三大运营商、华为等技术力量,构建空天地一体化应急通信网络。

  “四川灾多灾频灾重灾急,应急管理应用场景丰富,科创优势突出,具备应急领域国家重大项目在川落地的配套条件。下一步,我们要全力推动把‘应急处置能力提升工程’‘西南区域应急管理综合支撑基地’等重大项目纳入‘十五五’国家应急体系规划。”四川省应急管理厅有关负责人表示。

  设VR灾害体验屋模拟地震火灾逃生、装备科普区解析强制装备用法、趣味答题强化安全知识记忆……前不久,“蜀安行·护万家”2025安全应急文化比赛系列活动在眉山市丹棱县举行,吸引了许多当地群众参加。

  近年来,四川应急科普资源不断丰富,已建成一批防灾减灾科普教育基地、安全体验馆等科普场所,常态化向公众开放,提供自救逃生体验和应急知识培训等服务。四川省防灾减灾教育馆已连续九年打造“减灾兴川文化月”品牌活动,通过主题展览、应急演练、科普讲座等形式,线万人次,为构建“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的社会氛围奠定坚实基础。

  基层是防灾减灾救灾的“第一战场”,群众能识险、会避险,是提升基层防灾减灾能力的关键,必须群策群力、群防群治。

  开云网站 官网登录入口

  8月19日,甘孜州雅江县气象台发布强对流短时临近天气预报。脚泥堡村白姑组密石沟地质灾害监测员白玛翁姆巡查时发现,密石沟含有大量的石块及泥沙,水浑浊不堪,结合降雨天气预警,分析判断存在发生泥石流灾害风险,于是立即上报。由于转移及时,受威胁群众及施工人员216人成功避险。

  每年汛期,这样的案例都在各地发生。2024年,甘孜州对防汛防地灾成功避险典型案例奖励高达299万元。对于甘孜州来说,此次奖励可谓金额巨大。甘孜州防汛抗旱指挥部有关负责人表示:“对成功避险案例进行奖励,有利于激励基层干部群众积极投入防灾避险工作中。这对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有重要意义,就要大大方方奖励。”

  “防灾减灾救灾是一项系统工程,我们将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持续深化韧性建设,筑牢安全屏障,为四川高质量发展和群众幸福生活保驾护航。”四川省应急管理厅有关负责人表示,将不断提升防灾减灾能力,让巴蜀大地更安全、更宜居,让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开云电子 kaiyun网址

科技赋能全民协同四川以韧性建设提升防灾减灾能力(图1)

  人民日报社概况关于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供稿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联系我们

  人 民 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24 开云电子监控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TEL: 0512-52036959

地址:江苏省常熟市古里镇紫芙沪宜路53号      邮箱:3136517822@qq.com

苏ICP备20210148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