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八桂大地蜿蜒的公路上,在碧波荡漾的西江航道中,在繁忙的港口码头间,安全生产的脉搏随着高质量发展的节奏稳健跃动。
当前,广西正以雷霆之势,深入推进交通系统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对道路交通安全领域展开全方位、深层次的综合整治。
去年9月至12月底,全区道路交通亡人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同比均下降17.4%。今年一季度,全区道路交通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
自治区高速公路发展中心南宁分中心开展防汛检查工作,确保辖区高速公路安全度汛。卢顺昆 摄
2024年9月,自治区交通运输厅联合广西海事局,印发《全区交通运输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4—2026年)》。该方案聚焦道路运输、公路运营、工程建设、水上交通等重点领域,出台一系列政策举措,压实各方责任,夯实制度根基,为安全生产立下清晰的“军令状”。
2025年伊始,广西交通运输安全再升级。《广西壮族自治区交通运输安全生产与应急管理工作要点》印发,系统部署24项核心任务、11项专项治理行动,推动我区交通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进入纵深阶段。
同期实施的《广西壮族自治区交通运输厅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强化行业安全生产监管责任的通知》,提出实行“任务分解到岗、责任落实到人、问题限时销号”的闭环管理机制,高位推动安全生产工作。
聚焦货运安全重点领域,《2025年全区道路货物运输安全专项治理工作方案》明确交通运输部门联合公安、市场监管、工信等15个部门全面摸清道路货物运输“家底”,开展为期一年的专项治理行动。
在日常工作中,“三位一体”的责任体系正在形成。自治区交通运输厅通过季度安全生产专题会等制度,构建“党政领导责任、部门监管责任、企业主体责任”责任链,积极推行依法、科技、市场化三维监管模式,实现从“被动应对”向“事前预防”转型。
扎实有效的制度设计下,“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化作一个个具体行动。在重点时段的风险管控上,在重点领域的专项治理中,一张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安全责任网正在织就,为百姓出行和全区交通运输安全形势持续稳定向好提供坚实保障。
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消除重大事故隐患,是交通安全生产的核心要义,而借助科技力量弥补和降低人为失误,无疑是防范道路交通运输行车事故的“致胜法宝”。广西交通运输管理部门积极探索“互联网+监管”模式,推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深度应用,让监管更精准高效。
今年清明假期,南宁白马公共交通有限公司的监控室内,车辆动态监控员正通过监管系统实时查看车辆运行情况。屏幕清晰展示着运输车的位置、速度和驾驶员状态。一旦司机出现抽烟、接打电话、疲劳驾驶或偏离路线等异常行为,监管平台即可自动预警,提醒干预。
“过去靠人盯人防,现在系统自动报警,安全管理更精准高效。”该公司安全工作部负责人黄斌感慨道。
与城市公交相比,广西货运车辆众多,普通货物运输呈现“小、弱、多、散”的特点,货运安全管理面临着更为严峻的挑战。面对这一棘手难题,交通运输管理部门给出的破局之道是科技赋能。
自治区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人员联合“一路多方”,开展广西三月三、清明节前安全大检查。
自治区交通运输厅全力推动危险货物道路运输电子运单全覆盖,让危险货物道路运输情况全程可查、完全可控。同时,全面推进广西籍运营车辆换装智能安防设备,提升事故预防能力,化解道路运输安全风险。
该厅还联合13个部门印发治理车辆超限超载三年行动方案,构建车辆超限超载治理全闭环。目前,全区279个不停车检测点已建设完成,治超联网系统平台顺利完成自治区、市、县三级应用部署。预计到2025年底,广西公路超限检测站建设规划将全面落地,届时,车货总重60吨以上、超限超载20%以上的违法超限超载运输行为将得到有力遏制。
在重大交通项目平陆运河建设中,科技大显身手。创新应用的桥梁智慧监测矩阵,让保通桥24小时健康监测系统与全天候值班机制紧密配合,实现结构病害与安全隐患的秒级预警。
公路安防领域也在智能升级。广西交通运输管理部门大力推动普通国省干线套长大桥梁健康监测系统、23套船舶碰撞预警系统以及55套边坡自动化监测及风险点预警系统,构建起“监测—预警—处置”全链条智能防护网。
大数据成为安全监管的“最强大脑”,人工智能化作隐患排查的“智慧哨兵”……科技与道路安全的深度交融正在八桂大地生动演绎,助力广西交通运输在安全发展的道路上大步迈进。
路畅人安,承载着全社会的殷切期盼。我区通过强化部门协作、企业自治、公众参与,构建全社会共治共享的安全格局,为交通安全生产筑牢坚实防线。
今年春运前夕,由广西交通运输执法、高速交警和运营企业组成的“一路多方”联合检查组,对高速公路设施展开拉网式排查。在台风季、春运暑运等重要节点,这样的跨部门协同作战已成为广西交通安全生产的常态。
全区以“生命通道”专项治理为抓手,结合安全生产月开展“进服务区、进站场”宣教活动,完成人员密集场所拉网式排查,同步普及消防知识。通过建立“一企一策”应急预案体系,2024年累计开展2000余场次实战化演练,组建覆盖全区的452支交通运输专业应急队伍。
在民航领域,自治区交通运输厅联合监管局对8个运输机场开展深度体检,创新建立“政企协同”机制,推动机场与属地政府形成常态化工作协调模式,携手筑牢空防安全防线。
自治区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人员联合高速公路运营公司工作人员检查桥梁基础。
在危化品监管领域,我区通过升级改造广西危险货物道路运输安全监管系统,率先实现智慧化转型,推行运输作业全流程扫码管理和动态监测,破除传统监管盲区。
针对客运安全顽疾,全区开展10年以上老旧客车隐患整治“回头看”专项行动,省级督导完成5452辆老旧客车摸排,整改率达100%,消除“移动炸弹”隐患。
内河水运安全整治纵深推进。全区统一部署专项行动,联合多部门检查水运企业80家、渡口26处,发现隐患186项,整改完成率超85%。创新实施“座谈会+现场督导”模式,推动立行立改。
在全区危化品运输行业,自治区交通运输厅创新推行“吹哨人”制度,鼓励运输企业员工举报安全隐患,经查实最高可获1万元奖励。这一“企业自治+政府监管”的协同治理模式,将单一的行政监管转变为多方参与的共治格局,为交通安全生产探索出新路径。
从政策制度完善到科技手段的深度应用,从部门单打独斗到全社会协同共治,广西交通安全生产治本攻坚行动正不断向纵深推进。
Copyright © 2024 开云电子监控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TEL: 0512-52036959
地址:江苏省常熟市古里镇紫芙沪宜路53号 邮箱:3136517822@qq.com